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不是通缩,又是什么?| 宏观经济_独家焦点

发表时间:2023-04-25 19:17:41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孙世选

“通缩”两字可能是4月中旬以来出现最高频的经济词汇。但低通胀与通货紧缩是两回事。低通胀下通胀率仍大于零,而通缩下通胀率持续小于零。我国经济目前处于通胀回落(disinflation)阶段,而非通缩。


(资料图)

“通缩”两字可能是4月中旬以来出现最高频的经济词汇。

2023年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仅为0.7%,远低于1月的2.1%和2月的1.0%,且2月和3月CPI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1­­—3月平均,CPI同比上涨1.3%。2023年3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

图1 中国CPI同比涨幅和PPI同比涨幅‍‍‍‍‍‍‍

数据来源:万得(Wind)

数据发布后引发了市场对经济步入通货紧缩的担忧和较多争论,也有人认为“富人通胀,穷人通缩”,还有人认为这“不是通缩,只是滞胀”。

中国经济真的通缩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通缩”是有严格定义的,它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且普遍地下跌,且常处于货币收缩的环境之下。物价暂时性走低或少数品类价格下跌,均不能被称作通缩。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日前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则表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邹澜认为,对“通缩”提法要合理看待,通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的特征,且常伴随经济衰退。当前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广义货币(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与通缩有明显区别。

既然目前我国并没有处在通缩中,为何关于通缩的提法甚嚣尘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通缩的概念有一些误解和误用,把通胀回落(英文为disinflation,也译为“通胀不足”)误以为是通缩(英文为deflation)。

从CPI走势看,我国CPI同比涨幅处在下降中,3月CPI同比涨幅为0.7%,但仍为正值。说明我国经济并没有处于通缩。CPI同比涨幅的下降正符合通胀回落(disinflation)的定义。

在通胀回落(disinflation) 过程中,一般物价水平仍然在上升,但通胀的速度暂时放缓,通货膨胀率在短期内有所下降。

通货紧缩指的是物价的绝对水平的普遍下降,而通胀回落(disinflation)指的是物价上涨幅度的普遍下降。

通胀回落(disinflation)在有些情况下是健康的,有助于防止经济过热。

通胀回落(disinflation)的潜在风险是,如果通胀率持续下降,可能会降至低于零,从而令经济步入通货紧缩的泥潭。

从全球主要国家的历史来看,通货紧缩不仅是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而且货币供应量增长下降,并可能伴随经济衰退。

2023年3月末,我国M2余额达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低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M2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从经济增长看,初步核算,2023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23年GDP同比增长5%左右的目标。这一增速目标远高于2022年3.0%的实际经济增速。

实际上,不止是我国近期处在通胀回落(disinflation)中。受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影响,2022年下半年以来美国也处在通胀回落(disinflation)中。

图2 美国CPI同比涨幅

数据来源:Wind

付凌晖认为,2023年以来的CPI涨幅回落主要受一些季节性阶段性因素影响。虽然近期PPI跌幅扩大、CPI涨幅收窄,但二者面临的大部分压力都不会持续。

邹澜则表示,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下半年物价涨幅可能逐步回归至往年均值水平,全年CPI呈“U”型走势。

总之,低通胀与通货紧缩是两回事。低通胀下通胀率仍大于零,而通缩下通胀率持续小于零。我国经济目前处于通胀回落(disinflation)阶段。而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 CPI同比涨幅将会回升,届时我国可能会迎来通货再膨胀(reflation)。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