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产业困境中破局,村民微笑中创收——湖南洞口县竹市镇竹龙村产业助农纪实

发表时间:2023-07-28 17:15:41 来源:中国网 

湖南洞口县竹市镇竹龙村位于洞口县东部,地处丘陵地带,全村土地总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3178.5亩,旱土面积851.98亩,山林面积2527亩。全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3012人,其中脱贫户124户,监测户5户,特困供养户14户,低保户59户,残疾人92人。  

从数据分析,竹龙村人口众多,土地贫瘠,旱土和山林面积达3000余亩,严重制约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产业发展。

借机发力,在困境中破局


(资料图)

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破局,是竹龙村历届村“两委”的重要议题。“我刚选上村支部书记时,感觉压力特别大,甚至一度想卸任,在想到乡村振兴工作是国家大计时,若能争取县里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抓住时机借机发力,也许是竹龙村在困境中破局的最佳时间节点。也是这一念头,使我坚定了下来,才有了现在的一些成效。”在走访中,村支部书记黄国强如是说。

2022年初,驻竹龙村工作队、村“两委”、党员连续召开了2天会议,就村里目前现状,如何利用乡村振兴工作这一国家大计,以村劳务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平台促发展展开讨论。针对是搞产业还是搞加工大家一直各持己见:搞产业,用工高,公司利润薄,甚至滞销;搞加工,用工少,但运输成本大。在大家争论不休时,驻村工作队一语点醒局中人:“乡村振兴工作的落脚点在于改善民生促发展,搞产业应为最好选项,用工越高,村民临时就业的机会越多,收入也就越多,才真正达到当时成立劳务公司的目的。”

驻村工作队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后,工作队队员、村“两委”立即分头行动,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后盾单位的项目资金支持。

2022年中旬,投资60余万元的竹龙村3000余平米的产业培育大棚建成,一年四季可以育种、育秧、育苗出售,直接实现产值。11月,120亩优质辣椒种植基地、近400亩香芋南瓜种植基地、320余亩泰优390优质稻种植基地与村民签订完土地流转协议。

“这是村民多得的收入,因为被流转的土地都在山坡坡山坳坳之间,一直是旱地,常年缺水少雨,单靠个人能力是种不出农作物来的。”领到第一批土地流转费,村民肖坤展很是开心的说。

任重道远、在困境中取舍

在竹龙村,村民经常揶揄村里头衔最大的是黄董黄安平,初听,似有嘲戏的意思。实则不然,黄安平确是竹龙村村集体九腾股份责任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平常村民见不到他,忙于在外面联系业务跑促销,见到他时几乎都是在田间地头指点村民育种、培土、剪枝等种植技术,总之是个不怕苦累谋发展的大忙人。村民喜欢称其为黄董,更多的是带着内心的感激。

“公司刚成立时啥也没有,如今收割机、插秧机、育种器、挖掘机都置办了,这都是股东们筹资的,目的是为减少成本,方便村民,让产业做起来,才能激发村民的信心。”在交谈中,黄安平对笔者说了村合作社的现状和理念。

笔者带着疑惑,已发展起来的这些产业村劳务公司能否赚到钱?

黄董说:“当初村里成立劳务公司其实就是一个为村民争取项目资金的平台,带动村民把基础设施完善起来,争取产业支持,村民才有更多创收的机会。从目前看,公司产业年销售量达300万元,但农产品价格一直上不去,利润自然很薄。”黄董接着说:“股东们也讨论过购置的机器成本是否在产值中逐年返本。如果现在逐年返本,就涉及要降低村民的务工费,这是很难取舍的问题。合作社现在就如带头的雁,带好了,不仅能得到村民支持,带不好,失去村民信任的同时还会使他们对产业失去信心。所以村合作社的责任和压力都很大,但股东们最终一致认为坚持为村民创收的初衷,寻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逐步转型做强做大,在强中谋进,在大中取利。”

产业促农、在微笑中创收

至2023年7月中旬,竹龙村120亩辣椒已基本采售完,近400亩香芋南瓜正开始促销。“香芋南瓜是我村在县主要领导的指导下,洞口县在竹龙村首批试种,其不仅有芋头的醇厚清香,更独具甘甜爽口。香芋南瓜一年能采摘两季,希望今年能买个期待的价格,从而在全县范围内普及,为更多村民创收。”近日,竹龙村党总支部书记黄国强一边指导村民采摘香芋南瓜,一边期盼着说。

“村劳务公司种了近400多亩香芋南瓜,还带动大部分村民种了不少。我家今年种了1.3亩,按每亩3000斤,每斤0.7元计算,能卖3900元,除去成本,纯利有2200元左右,这是我家今年又一笔收入。”村民伍先来举着两个饱满的香芋南瓜微笑着说。

据统计,竹龙村合作社三大种植产业解决村民务工每月360余人次,按月发给村民务工费近40000元,解决监测户、脱贫户家门口就业和返贫风险36户。同时,带动村民种植优质辣椒、香芋南瓜1100余亩,年增收300余万元。

脱贫户黄启田微笑着向入户走访的驻村工作队算了一笔账:“村劳务公司每月安排我务工26天,按月打款到我银行卡的工资将近3000元,年收入不低于30000元,你们就不用担心我返贫了!”

目前,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就产业可持续发展正在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和对接,争取村劳务公司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村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艾三喜 通讯员 刘成甫)

最近更新